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!
就算你的孩子不是最優秀的,也千萬別因壞習慣讓他們變成壞孩子!
在孩子的一言一行中,經常有我們需要解讀的密碼
許多父母總以自己成人的角度去看待、思考孩子的問題,
一點都不瞭解孩子的問題其實往往隱藏著他們真實的擔憂、憤怒、失望、傷心等。
在孩子的眼中,父母是他們崇拜的對象
父母的一切言行都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重要影響。
所以,父母要以身作則,要用良好的言行為孩子樹立誠實的榜樣。
只有父母心靈豐實,才有可能培養一個心靈豐實的孩子。
孩子時期是人格發展的重要時期
在這個時期,孩子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家中度過的,
家庭教育對孩子獨立性的形成有決定性的作用。
一般來說,父母包辦的事情越多,孩子的依賴性越強。
相反,父母如果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孩子的依賴性將會大為減少。
孩子發展依賴於成年人,又獨立於成年人
也就是說父母在培養孩子方面,不能充當保姆、
「作業工具」等「拐杖」性的角色,而是要當「嚮導」,
幫助孩子增強自我意識,激發孩子的主動積極性,
為孩子製造各種獨立處事的環境,讓孩子學會獨立地面對他人、
面對學習和生活,在生活實踐中增長智慧與能力,由孱弱的小鳥長成展翅翱翔的雄鷹!
父母要當孩子的模範;情緒不穩、主觀意識過強的父母無法培養人格健全的孩子
父母要先學會自我調適,在孩子面前表現得要樂觀開朗、積極向上、堅毅沈著。
關注孩子,要掌握「點」,更要把握「度」
因為過度的溺愛,使孩子對人無愛;過度的保護,使孩子做事無膽;
過度的縱容,使孩子對人無情;過度的幫助,使孩子做事無能;
過度的挑剔,使孩子無路可走;過度的強制,使孩子被動無志;
過度的加壓,使孩子精神崩潰。
孩子時期是智力發育的高峰期
因此必然會產生對知識的渴求。這種知識,不是一般我們所理解的課堂裡所教導的知識,
而是人在一生的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廣義的知識也就是智能。
張芷華以身為一個台灣母親的心情,
耗時一年的時間編寫這本《父母的好習慣影響孩子的大未來》,
她相信全天下沒有百分之百相同的孩子,唯有靠父母的努力才能造就一個健全的小孩。
也堅信唯有父母及師長努力做到以下10點,才能培育孩子出具有競爭力且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能同時兼顧
1.以讚賞代替責罵
2.多方培養孩子的各項才藝
3.不時和孩子做溝通
4.融入孩子的生活
5.培養孩子自動自發的精神
6.培養孩子獨立的態度
7.教導孩子理財觀念
8.父母親以身作則,做孩子的好榜樣
9.提升孩子的人際關係
10.教育孩子管理自我情緒
- Apr 17 Thu 2008 15:14
父母的壞習慣影響孩子的大未來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