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看了《沒有不受教的孩子》其中關於處罰孩子的方法
作者主張『用處罰的小疼痛取代受到危險的創傷,是更愛孩子的表現。
當時心中覺得不妥,但又提不出更有力的反駁理由。
倒不是打不打的問題,我相信大家對孩子的愛是無庸置疑
疑惑的是,只能用"打"來處理問題嗎?
恰好今天看到汪培珽的部落格提到,覺得心中大有同感。真想拍手叫好~
請各位成熟理智的把拔馬麻 要看進心裡唷!
(不成熟不理智的大人 我就不多要求了)
的確,「我到底是做錯了什麼事?」多數孩子根本記不起來。
就像只記得和心愛的人吵過的那一場很嚴重的架,但根本忘了為了什麼而大吵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不打孩子的理由
人,對某些事情的記憶,是非常短暫的,當你忘了以後,可能就是一輩子忘了。
這也是我極不贊成打孩子的原因之一。
除非,你打孩子是為了出自己的氣,那好,
打吧,因為打人的當口,確實可能有替自己出氣的效果。
贊成打孩子的父母,都有一個中心思想:
不打不成器,打他讓他牢牢記著自己做錯了什麼事,以後就不會再犯了。
贊成打孩子的父母,現在還有嗎?有有有。我原本也以為沒有了,
結果周遭的父母,打孩子的不乏其人。
倒是完全不打的,很難尋。
我不打孩子,但是我沒說不贊成給做錯事的孩子處罰。
我不打孩子,不是害怕大師說的什麼「留下創傷」的理論,
而是,這種最沒有愛的處罰方式,我不屑用。
處罰的方式有很多,為什麼一定要用最野蠻的「打人」呢?
當小小孩犯錯時,如果大人將之痛打一頓………,你知道嗎?
多年之後,當時父母那可怕的嘴臉,還有哪股往死裡打的狠勁,孩子永遠也忘不了。
但是,「我到底是做錯了什麼事?」多數孩子根本記不起來。
朋友幼稚園年紀的孩子,大概是調皮吧,太太盛怒之下,
還知道在公共場所不好意思,帶到僻靜的角落,就是一巴掌。
你有被打過巴掌嗎?
朋友傷心地說,力道不知有多大,五指紅印還留在小小的臉蛋上呢?
父母打人的最初目的:是要給孩子教訓,要讓孩子記得不可以再犯的錯事。
但是,原來——孩子根本不會記得「當時我到底是做錯了什麼事」。
也就是說,那個小小的孩子不會記得自己當時是做錯了什麼,
但是他卻永遠不會忘了母親的「心狠手辣」。
因為父母的盛怒,對小小孩來說,是極可怕的。
那股害怕的情緒早已經蓋過原本做錯的事情,變得微不足道,所以記不起來了。
哈哈哈,原來父母的教訓不是給了孩子,而是給了自己。
讓自己最心愛的人,一輩子記得自己那副可怕的嘴臉和動作。
即使小孩最後選擇原諒父母(或是遺忘這件事),
但是你打人的目的,終究沒有成功。
人們對某些事情的記憶,是非常短暫的,當你忘了以後,可能就是一輩子忘了。
但是父母可怕的嘴臉,卻很難忘掉。
甩兒子巴掌的母親,後不後悔呢?我猜,很後悔。
但是,光後悔是沒有用的,因為到目前為止,她已經「後悔過三次」了。
對不起,沒人救得了你,只有自己──才能救自己。
如果大人沒有徹底改變的決心,放心,一定還會有下一次。
節錄自《真的放手讓你飛》作者汪培珽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trackback.php?blog_id=wangpeiting&article_id=10297216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